目前國內A股市場上市公司實際所得稅稅負的平均水平為31.1%,高于兩稅合并后25%的稅率。如果所得稅稅率統一為25%,則可以較大幅度降低內資企業所得稅稅負,提高企業稅后凈利。假如不考慮稅收優惠因素影響,內資企業所得稅稅率下降將使企業稅后凈利提高11%。同時,由于取消內資企業計稅工資制度,擴大費用抵扣限額等,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減少,這對高人力成本的銀行,高銷售費用的釀酒、商貿等企業構成利好。
兩稅合并有利于增加內資企業的稅后凈利,其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。一是所得稅稅率調整,降低了內資企業的所得稅稅率;二是調整抵扣項目,降低了內資企業應納稅所得額,即降低了所得稅稅基。這兩個變量的減少導致企業應繳所得稅稅額降低,從而使企業稅后凈利增加。
目前,內資上市公司實際執行的所得稅稅率有33%、15%、0%三個檔次,差別很大,因此兩稅合并對不同的上市公司的影響有著顯著的差異。對于實際執行33%所得稅稅率的上市公司而言,兩稅合并是重大利好。對于實際執行15%的所得稅稅率和免稅的上市公司,如果在稅收優惠執行期內則沒有多少影響;如果即將優惠期屆滿,則因為所得稅稅率統一為25%,比原先的33%要低得多,相對而言仍然對公司有利。
兩稅合并對不同的行業影響不同。根據統計分析,目前銀行、飲料、通信、煤炭、鋼鐵、石化、商貿、房地產等多數行業的實際稅負高于25%,因此上述行業將受惠。部分行業以前由于享受優惠政策,所以整體稅負不高,如電力、有色金屬、造紙、紡織服裝、交通運輸等。這些行業在2006年以前實際稅負并不高,但在2006年以后由于稅收優惠期滿實際稅負大大增加,所以兩稅合并仍然可以收益。
而汽車、家電、機械設備、電子元器件等行業,由于實際所得稅稅負低于25%,因此行業整體并不能享受到兩稅合并的好處。只有行業內實際所得稅稅率高于25%的部分上市公司才能受益,如家用電器中的白色家電、汽車中的商用車龍頭公司等。
從兩稅合并受益的角度而言,我們建議積極關注受益最大的銀行、釀酒、通訊、石化、煤炭、鋼鐵、商貿、地產等行業內的上市公司;同時關注其它行業中實際所得稅稅負較高的上市公司。
兩稅合并的實質是減稅。從公司層面上講,減稅增加了企業的可分配利潤和利潤留成,有利于公司的長遠發展。從國民經濟層面上講,減稅有利于刺激國民經濟的發展,改善企業的經營環境。